


集成电路产业(IC)是我国外汇消耗的绝对大户,每年进口的芯片金额与石油相当。由于IC产业是技术和资本高度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牢牢把握住产业链的顶端。同时,由于著名的摩尔定律的存在,IC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每一次的技术更新都意味着技术的更迭和巨额资金的投入,目前这一产业全球市场格局呈现高度垄断的格局。
我国的IC产业虽然起步较慢,但在最近的十几年内,由于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一批优秀的IC企业已经逐渐崭露头角。在海外IC产业进入发展的平稳期,其资本回报率逐渐下降的背景下,目前IC产业正在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而一旦抓住这次产业转移的巨大机遇,国内的IC产业有望跻身全球第一梯队,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支持IC产业进口替代的情况下,这一进程有望加速。
【背景】
IC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一种将半导体设备和其他被动组件制造在硅晶圆表面上的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开始,IC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不断改善着现代人类的生活水平。
材料和设备制造是以生产和组装二氧化硅为起点,到最终生产出集成电路产品为终点。集成电路材料主要包括硅材料、光刻胶、掩膜、表面处理化学品、砷化稼等半导体材料和部分绝缘材料等,其中大部分材料和设备制造一样也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
IC产业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对资本投入要求极大、对上下游产业影响很大的高科技产业。资本投入大、战略地位突出、技术壁垒高、强者越强、早期依赖政府有效支持。
目前全球IC产业以美国、中国台湾两大地区的生产商为主,供给侧相对稳定,在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形成了以寡头垄断为主的生产模式,产业链各环节的前几大生产商都把持着各自领域的绝大多数份额,除设计领域外,近年来很少有新进入者。
半导体行业知名分析师顾文军说:“亚洲市场的强劲需求令其在芯片制造商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全球芯片产业的重心再次向亚洲转移,而中国又是亚洲市场的重点。过去30年间,该产业为了摆脱周期性低迷的每一次调整都给亚洲带来机遇。日本、韩国等都因此实现了产业腾飞,如今这个机会摆在中国面前”。
【现状】
国内IC产业已进入战略机遇期虽然国内IC产业增速快,但产业结构仍需完善。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级顾问王龙兴指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越来越成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未来几年集成电路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将成为我国的新常态”。
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王鼎副总裁指出,国内的制造企业需要加快在先进制程上的追赶,才能为国内的IC设计企业提供产能支持。像华为海思的先进产品首先可能会拿去给台积电代工,这需要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
此外,产业集聚度较高,区域间竞争激烈。民族企业产业间融合趋势明显,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闭循环。与国外差距较为明显,仍处于全球产业第二梯队。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汝京指出,目前国内的设计公司整体水平较为先进,可以设计到16nm-14nm\,但是生产方面上游的材料,如IC领域的多晶珪目前还没有,再继续做到IC等级的晶棒和硅片国内产能几乎是零,这是我国IC产业缺失的重要一环。
未来十年,国内的IC产业发展模式有望提档切换,由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驱动向依赖资本和技术双轮驱动,从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转换(Intel英特尔,Qualcomm高通等上游产业的净利润率可达到30%,而下游的TCL、小米等净利润率不足5%),将从主要消费市场向主要生产市场过渡,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目前技术壁垒和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是国内IC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亟需解决的两大障碍,一旦突破上述障碍,维持了近20年的美韩台三足鼎立的全球IC产业格局将有望得到重塑。
【前景】
浦东集成电路产业现有的基础和未来定位浦东集成电路产业部分领域国内领先,产业链较为完善,人才凝聚能力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来几年缺乏明显的增长点,国内外并购步伐较慢。武岳峰资本创始人武平指出:“全球的半导体公司上千家,目前国内的并购才刚刚开始,未来几年将是IC产业与资本高度结合的两年,要抓紧抓住海外IC产业低潮期这个难得的机遇期,这期间资本的运作起到非常非常关键的作用”。
不过,浦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资源整合平台。海通证券电子行业高级分析师陈平指出:“全球的半导体工艺往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困难,这对于后来者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集成电路的发展是需要传承和时间积累的,因此要快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直接的资本收购是比较便捷的方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目前已经形成以紫光集团为主体的IC整合平台,而深圳则以终端市场带动为具体的发展方式,浦东的IC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没有统一的整合平台或形成自身独特的发展方式。由于浦东没有深圳那样完善的终端市场需求和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特别需要在资本化运作方面,加大运作的力度,而IC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具备强有力的资本实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收购整合。
浦东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地,需要在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上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将已有一定基础的相关产业做大做强,中科院院士邹世昌指出:“上海要抓创新、建科创中心,就是要有抓点,集成电路是必争的产业。而且集成电路还能带动其他产业,是电子产业的心脏”。浦东IC产业未来要重点以设计、制造两大领域为主体,以材料设备为依托,培育若干家具备全球顶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向国际一流水平跨越赶超。
【建议】
对接国家战略 发挥本地优势武岳峰资本创始人武平指出,浦东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中做了巨大的贡献,浦东曾经占到全国IC产业60%以上的产出,而且是IC产业技术含量最高端的层次。但过去一段时间浦东的优势资源一直在流失,建议浦东要高度重视集成电路这一产业,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强有力的工作组,加大在地方IC产业基金上的投入力度。
中科院院士邹世昌指出,这个产业离不开政府的规划支持,没有政府的规划支持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从国内的产业链上讲,浦东应该把国内的市场连接起来,把大学和企业连接起来。
镓特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表示,公司是做前沿的半导体材料,但怎么与器件、制造、封装、应用联合起来打造一个产业链,需要市区政府职能部门、产业链企业共同探讨、共同推进。
资本助力是跨赶超越的必由之路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大同认为,过去一两年国内的跨境并购非常活跃,很多收购的大企业过去都不敢想象。今后十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在并购重组中成长,并且逐步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重心。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汝京指出,引进、消化、吸收是国内IC产业跨越发展的很好途径和办法,完全依赖自主的研发,可能时机就错过了。
专家们建议加快浦东国有投资机构的转型步伐,加快在海外设立国有资本境外投资平台,扩大国有资本进行海外并购的资金力度,深度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尤其是改革目前国有投资机构在海外并购时面临的监管、评估、审批、上市退出等一系列制度瓶颈,通过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加快对海外优质集成电路企业的并购,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浦东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
武岳峰资本创始人武平指出:“我们这次收购ISSI的成功,得益于和国有资本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国有资本通过一次审批就完成了,同时还给予我们充分的授权,而且我们双方之间有很好的沟通机制”。
抓大扶小是跨赶超越的战略选择抓大是指在设计、制造、材料设备等领域全力培育区域内的龙头企业,只有通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提升浦东IC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扶小”一方面是指扶持设计领域内的小企业,另一方面是指扶持IC产业的前沿领域。
中科院院士邹世昌指出,这个产业没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是很难实现超越的,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浦东的IC企业分量还不是很够,这个产业中小企业做起来是很难的,而大型的企业会越做越大。
镓特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指出,像台积电等国际大厂已经在开始开发7nm、5nm的技术了,但是在5nm的基础上再往下开发,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很迷茫,因为已经到硅材料的性能开发极限了,而我们公司氮化镓衬底材料就是针对这种方向的新材料之一,能在尺寸突破的同时极大地提升性能。虽然市场短期内会有一定的过渡期,但未来这种材料的市场会非常大。
矽光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潘小和董事长指出:“目前的国际IC大厂,如英特尔、TSMC等最初都是从应用端开始做起。国内政府的支持资金大部分都被大企业拿走,希望能拿出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支持一些颠覆性的应用公司或小公司。”
专家们还认为构建以人才为根本的核心竞争力是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推动一批IC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