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觉之中,跨境电商新政出台至今已过去45天,而与之相关的博弈,却并未停歇。过去的半个多月,中国进口B2C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都在“等风来”。这个风,便是将跨境电商新政设置“一年过渡期”,暂时搁置导致行业熔断的“通关单”。
从权威渠道获悉,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等部门关于“一年过渡期”的最终执行意见已敲定,并开始进入下发流程。
但在政策最终以公开文件方式正式落地前,行业的焦虑仍未停止,甚至对于一年后将何去何从,业内亦开始讨论。一位企业主对称,最大的目标就是活下去,只是面对这样的政策波动,谁也不敢说能活多久。
“缓冲”政策即将发布
于4月8日开始正式执行的“海淘新政”初衷是回归税收公平、贸易公平,但最终却演绎为与公平无关的执行难题。
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表明,“过渡期”政策即将发布。不过信息的传播方式较为独特,从上周四晚间开始,消息以一种不对称的速度在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中蔓延开来。在面临生死考验的关口上,一些焦虑的行业企业各自通过核心部门的口头提醒、政府人士告知等方式获知了或多或少的提示。
此前曾报道,5月5日,经历前期各部委的调研,中央各部委举行了高层级的协调会,最终形成了促进行业发展的统一意见:保留税率调整和正面清单,其他按照试点原有方式,延长一年过渡期,直至形成新的合理监管方式。此后,政策调整进入会签流程,并于近期接近尾声。
其中一位接近决策的人士解释称,整个文件的核心信息,强调一年的过渡期,其间通关单可以暂时搁置,一年之后,还是按照税改整体思路来做。这意味着,在新政执行期间的行业痛点——通关单,或许可以暂时解除警报。
曾在称,消费者的需求是刚性的,政策的转变只是改变通路的影响。渠道太多了,哪怕保税行邮的模式彻底死了,也不过是转换渠道,变成海外仓直邮发货,或是“人肉”代购。
根据海关相关数据,2015年跨境进口保税总体规模17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海淘规模3000亿元,出境游购物1.5万亿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王皓白通过海关数据估算,包括灰色海淘在内,全行业的B2C进口为1万亿元;考虑到政策转变因素,未来五年将增至12000亿元。
现在,原本不是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一些城市,开始感受到跨境购物的汹涌潮流。北京海关副关长冉辉称,去年4月北京市开始真正运行跨境电商的直邮通关模式,进过一年的摸索,今年增速很快,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口额已经是去年的1.5倍左右。而统一税政后,对于原本不是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北京是利好。虽然相比于直邮模式,宁波、上海等试点城市的保税模式对跨境电商的经营者通过大批量进口,物流成本会低一些。但现在由于税率统一,商家可能会综合考虑成本,比如从哪些城市入关会更接近消费者。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