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他们将全面启用新建的15个“健康驿站”,把医疗健康服务进一步往下延伸,填补一个个村居“空白点”,在整个地区建立起5分钟可达的“健康服务圈”。
“这几年,我们村大部分人家已经动迁了,现在这里只剩下了186户人家。之前,村医务室已经撤销了,老年人看个小毛小病,都要走20多分钟的路到镇上……现在,家门口有了健康驿站,我们看病、配药方便多了!”说这话的,是金山工业区合兴村69岁的村民翁老伯。
昨天一早,在金山工业区合兴村,当地首个“健康驿站”正式挂牌启用,让村民不出村就能看小毛小病。金山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旦红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将全面启用新建的15个“健康驿站”,把医疗健康服务进一步往下延伸,填补一个个村居“空白点”,在整个地区建立起5分钟可达的“健康服务圈”。
这个“健康驿站”就设在合兴村老年活动室的旁边,看起来就像一个正规的村卫生室,里面既有医生的看诊台,也有被屏风隔着的检查床位。虽然这里的村民只剩下了186户,但今后,负责这一片的家庭医生赵西芳周二和周五上午都会来坐诊,村民们可以来看病、咨询,还可以量血压、测血糖,享受用药指导、代配药服务等。
“健康驿站”启用当天,每户村民领到了一只小药箱。之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剂科主任陈琦宏还在现场给大家上了一堂健康辅导课,指导老年人如何正确使用小药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用药:小药箱平时要密闭,须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能放在太阳底下,否则药物容易实效;常备的高血压药、感冒药、保心丸、体温计等,最好放在小药箱的上层;长期保存的药物,在使用前要看一看保质期,不能乱用药;老人要是出现脑梗,不能说话了,可以吹哨子,或是拍桌子,以引起家里人的注意……对这些实用的健康小知识,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插话提问。
在发放小药箱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插曲。一位老年村民拒不接受小药箱,还严厉地斥责志愿者:“为什么要给我们送药箱?是希望我们农村老百姓得病吗……”对于这位讳疾忌医的农村老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只要耐心解释。
而在另一边,一长条桌子前格外热闹,老人们有的现场量血压、测血糖,有的则与家庭医生进行签约,并接受健康评估,今后将由家庭医生对他们进行慢性病的分类随访、健康指导……73岁的戚阿姨,家就在健康驿站的旁边,当天她格外高兴,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方便是方便了,但时间还是太短了,我们希望医生来的时间更长一点……”
对此,杨旦红表示,家庭医生赵西芳签约居民共有1500多户,考虑到这186户的居民点交通不太方便,中心已经给予了“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医生每周1天的坐诊频率提高到了每周2天,只要村民们知晓并熟悉了这两个时间段,集中在这两个时间段过来,还是能够基本满足大家需求的。
“我们社区的户籍居民共有3万多人,正在逐步动拆迁的过程中,不少居民点都存在合兴村这样的尴尬情况,居民数虽然大量减少,但公共服务还不能缺。与此同时,工业区的产业工人也越来越多,所以,健康医疗服务的终端末梢,出现了一些‘空白点’。”杨旦红说,接下来,通过在那些“空白点”设立15个健康驿站,整个工业区将形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村卫生室、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健康驿站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最终建立起村居民步行5分钟可达的“健康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