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和本市新城建设的重中之重,临港发展正愈发引人关注。记者最近从临港管委会获悉,2017年,临港已排定十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功能型平台建设、重大产业项目推进等,令人关注的极地海洋世界项目推进顺利,有望2018年下半年开业。
智能制造是临港建设“科技城市”的重要体现,2017年第一大工程便是智能制造。按照计划,年内,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将建成4个专业实验室、8套应用系统,在重点行业实现8家企业应用示范,服务临港地区20家以上企业,100名研究人员将实际入驻。
此外,临港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将建成工业大数据平台,完成8家典型制造企业大数据分析服务,建成实验床并检测验证5项关键技术,同时完成展厅装修,入驻临港团队达到90人。
在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方面,临港今年计划引进燃气轮机国家重大科学装置、通用汽车分拨中心等重大项目,推进奔驰亚太再制造、凯士通、中车等项目开工,新增产业投资80亿元,并推进大硅片、上飞飞机装备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新增产值300亿元。
作为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拿什么来承载?
临港管委会相关领导表示,今年,他们将大力推进“一城六园”专业园区建设,包括科技创新城完成核心功能区3.2平方公里控规修编和审批,10万平方米研发用房投入使用,15万平方米创新晶体完成地下车库施工。全年预计新增企业80家、入驻项目30个,累计入驻园区人数将超过3000人。
与此同时,临港将推进创新创业带、软件园、金桥智荟园、张江科创港、莘泽孵化园、海洋高新园功能建设和招商引资。双创带新侨产业园4万平方米地下基础部分将施工,软件园将新增企业150家、入驻20家,金桥智荟园12万平方米创新创意园将开工。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临港将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区域WiFi全覆盖,建设通信4G基站90个,并完成智慧景区(环滴水湖景观带BCD区域)、智慧园区(科创城)、智慧社区、智慧港口(南港)和无人驾驶示范区一期建设,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环保,安置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建设智慧政务专项二期。
在重大功能项目推进方面,冰雪之星将于年内开工,实现9亿元投资,极地海洋世界将完成部分结构工程,实现4亿元投资,有望2018年下半年向公众开放;中法艺术学院一期开学、二期开工,600亩国蓝农庄样板工程启动;天文馆主体结构施工,预计2019年投入运营。
此外,十大项目还包括综合管廊建设、海绵城市试点、综合交通体系完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主体承载区配套功能完善等方面。
临港的生态环境将变得更美。今年将全面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包括新改建道路30公里,新建河道和河岸生态化改造45公里,开工建设绿化45万平方米,小区海绵化改造50万平方米等。临港还将完成环湖80米景观带和电力学院、海尚明月苑海绵化改造示范。
一些事关民生的工程也将大力推进。年内,临港将完成市域铁路临港客运线选线选址规划和立项审批,一期工程进入可行性研究;中运量交通完成专项规划编制。海港大道S2节点开工;两港大道12公里快速化改造、临港大道P+R停车场启动。
根据年度目标,临港1000套限价房将完成分配,5200套房源将纳入供应计划,1000套人才公寓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