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处在变革和转型要害时期的浦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5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四方面的希望: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变革上有新作为,在推动科技立异基地建造上有新作为,在推动社会管理立异上有新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上海市委要求浦东新区当好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市委书记韩正在浦东新区第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浦东要做到“四个走在前列”。2017年,是浦东新区贯彻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施行“十三五”规划的要害之年。浦东正奋力前进,以优良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举行,迎接市十一次党代会举行。
浦东怎么谋划“新作为”,怎样才干完成“四个走在前列”本报今起推出“一把手访谈”系列报道,介绍各区域、各领域发展的要害点和着力点,展示广阔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和担任。
坐落浦东最东南的南汇新乡镇,是一座当之无愧的沿海新城。伴随着城市配套的逐步完善、功用定位的日益清楚,这座滩涂上兴起的城市正聚焦更多关注的目光。
作为上海科创基地主体承载区和新城建造的重中之重,在镇党委书记吴晓华眼里,这里将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科技之城、旅行之城和宜居之城。“咱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无愧于这座城市的将来。”
“两层定位”催人奋进
“咱们的愿望即是把南汇新乡镇建造变成高端产业集聚、环境优美、配套完全、充满活力的科技型新城。”吴晓华说。
走过14年的开发进程,滴水湖畔人气渐旺,“空城”一词已成历史。一组微数据能说明疑问:2012年起至2016年,南汇新乡镇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年均增长30%。2013年起至2016年,每天经16号线进入主城区的人数从3894人增长至7126人。与此同时,三年间,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年均增长15%,六院东院就诊人数年均增长19%。
海风依旧,但这座沿海新城,正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会。
2016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临港调研时曾指出,临港区域要围绕和效劳国家战略,瞄准国际水平,变成上海建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立异基地的主体承载区;南汇新乡镇是“十三五”全市新城建造的重中之重。
“作为科创基地主体承载区,承载什么?承载的是高端产业、研发组织、立异型公司,咱们要尽力推动临港变成上海乃至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另一方面,作为上海市新城建造的重中之重,南汇新城将面向将来,建造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全、宜居的沿海城市。”吴晓华说。
基于这样的两层定位,去年12月,在南汇新乡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往后五年的目标,是把南汇新城打造变成科技之城、旅行之城、宜居之城。
“一城六园”支持科技之城
“科技之城跟科创基地主体承载区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吴晓华说,建造科技之城的主要任务包含要点项目引进,合作临港管委会搭建功用渠道以及推动专业园区建造。
吴晓华说,科技之城的详细呈现是专业园区。通过前期的尽力,以临港科技城、新侨双创园、张江科技园、金桥智荟园、海洋高新园、临港软件园、莘泽孵化园为中心的“一城六园”发展格式已经根本显现,除新侨双创园外,其余“一城五园”都在南汇新乡镇区域内,形成了以海洋产业、软件产业、机器人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200多家公司集聚的中心园区。
将来三年,“一城六园”将集聚上千家科研组织、立异型公司,形成300万平方米的科研工作规划。
此外,南汇新乡镇将利用空置楼宇集聚更多科研组织和科研人才,构建科研支持、协同立异、标准检测、数据信息和孵化转化五大功用渠道,形成产业链的职能协作。
“将来几年,临港也将是一个‘旅行之城’。”吴晓华介绍,现在极地海洋世界等一批世界级旅行项目推动顺利。其间,极地海洋世界有望下一年下半年向公众开放,上海天文馆也将于2020年投入运营,冰雪之星等旅行项目正在有序推动。与此同时,环滴水湖8公里景象带等以滴水湖和东海岸景象为中心的自然景象将同步开发。
吴晓华猜测,在这些重量级旅行项目的股动下,预计每年到临港区域的旅行人次能达到1000万人次。
日子配套贴近民生
关于市民而言,宜居是一座城市让人“留下来”的要害。
“完善商业餐饮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方面的配套,是南汇新乡镇一直在尽力做的。”吴晓华说。
2017年,南汇新乡镇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已排定,包含推动小区易积水点海绵化改造、5所公建配套校园开工、2个菜市场新建和改造、推动港城新天地商业综合体等要点商业配套项目投入运行,以及居住小区“四个一”日子配套工程、新建申港社区公共效劳基地等。
“落实日子配套要贴近民生,例如‘四个一’工程即是让每个社区有一个食堂、一所超市、一家菜场、一个健身点,才干真正让居民享受到便当和实惠。”吴晓华说。
在城市管理方面,南汇新乡镇也将继续深化完善“镇管社区”模式,加速“芦潮港精致社区”“申港国际化社区”和临港综合社区建造,推动“居民自治金”项目立异等。
吴晓华表明,南汇新乡镇还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高标准、无死角、全掩盖地抓好以滴水湖为代表的河道整治和管理工作。水清清,天蓝蓝,将变成全镇的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