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往昔,南北通达、水陆兼运的苏州河边,闸北见证了上海民族资本产业的萌芽,临水而兴、辉煌一时;看今朝,蜿蜒奔流、亘古不绝的苏河湾畔,闸北开创了“南高中繁北产业”的新局,守正出奇、华丽转型。百余年间,创新创业的基因深深融入闸北血脉,创新转型的理念自始至终“薪火相传”。 “现在的闸北既有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又是上海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中共闸北区委书记、区长安路生日前接受晨报采访时表示,闸北很好继承了民族工业的创新创业基因,正努力通过人才聚集等方式全面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力求打造“创新创业活力区”,成为青年人创业最容易成功的地方之一。 欢迎广大有志于创新创业的朋友们到闸北来,在这里你将找寻到更多创新创业的‘小伙伴’,你将共享到更多场地、资金、人才等一站式服务,你将获得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活力闸北’就是创客们的‘圆梦福地’。 ——闸北区委书记、区长安路生 ◎谈第三产业 数量多,质量有待提升 “从去年年底,我们就着手思考科创中心的对接问题。闭门造车不行,我们就委托区政协党组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安路生告诉记者,闸北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现在已形成初稿,最近正在广泛征求包括职能部门、产业园区、区内企业等各方面意见,本月下旬区委全会审议通过后便可正式出台。 安路生还说,闸北作为中心城区,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中主动对接、有所作为,这既是闸北服务全市战略的使命所在,也是深化区域创新发展的自身所求,“闸北区近几年也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2011年被评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上海只有一个。我们以这个为抓手来转型升级,这五年来发展很快,以前我们第三产业占比76%,现在已经占比90%。但闸北的第三产业局限也很大,服务业经济占比大,数量多,但质量还不行,所以我们力求打造创新型经济,以前主要靠要素驱动,靠厂房,靠资源,今后更多要靠创新驱动”。 ◎谈科技创新 三个功能区各有不同定位 “众所周知,闸北作为老牌的中心城区,中国民族工商业和民族金融资本的重要发源地,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孕育和云集了一大批著名的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这种创新创业的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城区基因之中。”在安路生眼中,建设科创中心,离不开创新文化的积淀,伦敦、巴黎、纽约、硅谷等科技创新中心,无一例外都是创业思想活跃、极具“冒险”精神的区域,闸北也是如此,被连续三届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就是一个印证。 安路生联想起一件往事,前年闸北区征集一句话作为城区精神风貌的标识,从备选的几条中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最后大家都选择了“活力闸北、圆梦福地”,“这也充分说明,闸北创新创业文化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我们深深感到,闸北的未来在创新、基础在创业、优势在活力。因此我区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特色定位,就是打造‘创新创业活力区’,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之一”。 “闸北区在科创建设中的定位明晰了,区内南中北三个功能区也应该有分工有差异。”为了避免无序竞争,闸北根据三区特点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定位。 安路生介绍,南部紧扣中国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和苏河湾金融服务业创新区建设,形成以人才、金融等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综合服务平台,建成闸北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资源配置交汇区”。 中部紧扣环上大影视产业园区建设,以软件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影视后期制作为核心,促进科技与文化双向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建成全市独具特色的“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区”。 北部紧扣市北高新园区,构建研发、转化、产业、服务功能健全的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高地,在研发机构、金融资本、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上形成集聚效应,建成闸北“创新创业核心功能区”。 ◎谈创新优势 区位“高地”又是价格“洼地” “以创新转型为主线,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高新园区为阵地,以新兴产业为支撑,以内涵服务为根本。”这是一条闸北根据自身区域自身特色摸索出的科技创新之路。 据悉,闸北区目前已集聚科技型企业450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0家,上海技术先进型企业13家,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51家,拥有国家级高新园区4个,国家级孵化器3个,市级孵化器7个;拥有400万平方米左右的创新创业载体。“以云计算为代表的软件信息服务业在全市名列前茅,在轨道交通通信信号16个技术领域占据着国内技术制高点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科技贡献率已占区域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安路生表示,这些创新资源为闸北区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另外,闸北既是上海中心城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高地”优势;同时更有着较其他中心城区突出的商务成本“洼地”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商务成本陷阱”,“又方便,又便宜,当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天然而肥沃的土壤。” 安路生还说,闸北是一个正在拆旧建新的地区,南部苏河湾、中部环上大、北部市北园区已经并将继续有一大批配套完善的楼宇载体推出,这在中心城区里是为数不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闸北还有建筑面积逾30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有待转型开发,未来还将新增200多万平方米,这为对接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载体空间。 据记者了解,目前,闸北在南、中、北三个重点功能区分别布局了“众创空间”——南部的“梦创空间”、中部的“飞马新立方5i cen-ter综合体”和北部的“聚能湾创业园”。安路生介绍,下一步,闸北将以这三个“众创项目”为引领,通过产业园区转型、楼宇“腾笼换鸟”、旧厂房改建、零星载体整合等方式,将更多的空间资源置换出来,构建一批全新的“众创空间”。 除了以上优势,安路生特别强调了闸北区的人才优势。“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坐落在闸北,我们正在积极打造上海科技创新人才资源配置服务中心,以张江高新区闸北园人才服务平台为基础,为海外人才寻访招聘提供更多渠道,为引进人才在沪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全力打造成为全国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和市场配置能力最强的综合平台。” ◎谈科创短板 缺少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 “当然,不得不说,我们毕竟不是上海传统意义上的科创重地,在科技创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缺乏大学、大的研究院所、大型研发总部和大的企业集团这‘四大金刚’的支撑,导致我区的综合创新实力还不够强劲。”安路生坦言,闸北区在发展“创新创业活力区”时遭遇了不少阻力,除了缺少科研院所和企业外,高端人才、社会资本和科技中介这三大创新要素的集聚度还不高,都市型产业园区发展情况不够理想等情况也亟待改善。 意识到自身局限,闸北区积极推进与上海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沪上著名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为区域内培养、引进和集聚各类产业创新人才拓宽渠道。争取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最终形成一个面向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两大功能、人才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于一身的上海人力资源的重要枢纽、创新人才的配置中心和创业人才的集散中心,在闸北区域内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5万人,具有影响力的各类高端领军人才100名。 ◎谈“突围”路径 为创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正是因为闸北区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我们建设科创中心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没有大学、大院、大企业,那就另辟蹊径,转为扶持‘草根’创业者。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未来,青年、‘草根’始终是创新创造最活跃的因素和基础,新市场、新产业、新业态往往都是青年人和中小企业率先创造开拓的。” 安路生向记者推荐了一家闸北“土生土长”的企业——上海数据港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市北高新园区就注资1500万元参股,支持企业发展,现如今数据港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同时服务于阿里巴巴、腾 讯、百度国内三大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服务商。 为了支持闸北涌现更多“上海数据港”,闸北区政府和团市委进行战略合作,在上海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建占地1800平方米的“梦创空间”,对创业者的认定也进一步放宽,企业是否注册、是否本地户籍等都不是必要条件,只要有好的创新创业项目、符合创新创业人才的标准、都能入驻中心,并享受相关服务。 “欢迎广大有志于创新创业的朋友们到闸北来,在这里你将找寻到更多创新创业的‘小伙伴’,你将共享到更多场地、资金、人才等一站式服务,你将获得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活力闸北’就是创客们的‘圆梦福地’。”最后,安路生还向记者打起了“广告”,“我们力争让闸北成为青年人在上海创业最容易成功的地方之一”。 |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