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浦东新区在信息化的建设道路上稳步前进,以“智慧引领模式变革”为工作主线,紧扣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题,围绕《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2015)——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935战役”,着力抓基础设施优化、抓应用体系建设、抓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信息化浦东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建成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
“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通过着力推进城市光网升级、无线城市完善和配合上海市推进三网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光网+无线”为主的宽带泛在的城市网络体系,逐步形成“无处不在的网络”。
城市光网不断升级。“十二五”末期,浦东新区家庭百兆光纤覆盖达196万户,覆盖率99%,实际家庭接入带宽达13M,居上海市前列。农村光网工程同步推进,基本实现城乡信息服务基础同质化。
无线城市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以“无线网络体系覆盖全区”为建设目标,在4G移动无线网络以及WiFi热点建设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目前已建成4G基站4200个,3G基站建设已基本实现全区覆盖。免费WiFi场所2438个,“iPudongFree”免费WiFi启动运营,“无处不在的网络”基本成型,成为支撑智慧浦东建设、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网融合持续推进。以东方有线、IPTV为主的三网融合计划持续推进,数字电视正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城市信息服务的重要渠道,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用户数84万户,NGB用户数72万户,IPTV为31.6万户,移动用户数为441万。
探索形成信息化带动下的产业生态
“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成果显著,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信息产业通过互联网思维,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两化融合”为切入点,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电子信息制造“软硬”核心优势凸显。“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已基本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带,拥有传感器、芯片、终端设备、通信设备等物联网产业“硬”实力,也拥有设计、软件集成、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等“软”实力。2015年,浦东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00多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如光刻机、刻蚀机、清洗机等领先实现发展;映瑞光电硅衬底技术研发,康佳高科技照明产业化项目和全球节能科技总部项目、瑞丰光电LED高端封装及研发等项目落地。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浦东新区的经济支柱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产业能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5年,浦东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近2500亿元,与“十二五”初期相比营收规模增加1000多亿元,占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总收入比重超40%。当前,浦东新区正形成软件产业带状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动软件园扩区发展,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了在临港软件园内与相关高校IT专业机构合作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孵化器。推进了浦东软件园川沙分园和陆家嘴软件园御桥分园建设,成为浦东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基地。
新兴产业呈现快速、融合发展态势。在云计算领域,浦东新区鼓励企业建设云计算应用平台,推动上海市云海数据中心建设;物联网领域,在钢铁冶金、现代物流、生物医药、智能交通等物联网应用行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结合金桥上海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移动视讯、移动物联、移动电商等特色产业;在电子商务领域,作为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浦东新区已集聚了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网上购物平台、第三方交易支付平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五类功能性交易平台。
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应用愈加广泛。“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着力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推进造船、汽车、飞机、重大装备、新能源等制造业重点企业信息化改造,注重跨地域协同制造、数字化协同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的渗透应用,不生产“一吨钢”的浦东新区成为全国钢铁行业资源配置中心。同时,浦东新区支持信息、咨询、信用等金融信息服务机构发展,建设具有公共金融数据中心和金融信息服务能力的金融云服务机构,盛大云平台的建设应用立足打造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基地和创意文化产业基地。提升商旅信息化水平,深化无纸化通关改革,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探索“单列制”审批制度改革,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贸易便利化环境。
搭建高效惠民的智慧应用体系
“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围绕“管理智慧化和服务人本化”发展要求,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事业、民众关爱、信息安全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智慧化应用项目,力助浦东成为国内“最高效、最便捷、最惠民”的区域之一。
电子政务更趋协同互动,政府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共享协同机制不断完善。建成了包含100多个图层的新区地理信息数据库,正在推进在全区的深入应用。政务服务资源更趋整合,逐步探索移动应用。建成“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市民中心等部门为切入点,初步试点构建“云政务”,推动IT基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资源利用率将从25%提高到70%。积极探索浦东新区移动电子政务应用,拟运用“应用集市”的管理理念,搭建浦东新区移动电子政务平台。围绕行政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实施了一批以便民、高效、透明为目标的应用项目。建成浦东新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极大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试点开展通关无纸化工作,平均通关时效由原来的半天缩短至30秒以内。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成为互联网语境下政民互动的新型平台,以浦东发布、浦东青年、金杨家园等为代表的公共微信平台凸显出比传统信息化更为强大的影响力。
城市监测网点覆盖全区,初步建成智慧城管网络。城市管理更加注重精细和精准,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以“一总三子”综合交通信息管理平台等为代表的应用体系基本支撑起浦东新区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互动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基本建成立体、互动的公共交通管理体系。启动实施“智慧公交”试点,完成3000余辆公交车的集群调度软硬件部署,安装部署了节能电子站牌;“浦东公交手机版”上线试运行。基本建成覆盖各领域的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安监部门实现信息采集全覆盖,启动覆盖16个街镇的5700监控点位图像监控项目建设。完善新区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信息系统,实现对食品药品优秀企业、及食品药品不良行为记录进行全程信息跟踪。网格化系统逐步深化,以物联网技术和三维GIS为核心,在3个街镇试点推进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系统,逐步推动全区6000个地下空间全覆盖。危化品在线运输监管系统对全区域的危化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最大程度避免事故发生。逐步探索建立更智慧化的生态和能源管控系统。形成了以“一网一线”(浦东环境网和服务热线)为主体的环境社会服务平台,实现对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对全区250多栋楼宇开展能源分项计量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浦东新区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体系。
医疗、教育领域先行,智慧化的社会事业服务正逐步改善百姓生活。重点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等领域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新型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应用架构。智慧医疗建设成效突出,一张卫生信息网、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张卡的浦东新区卫生信息化体系雏形框架初显,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调阅、双向转诊、治疗安全警示、重复检验检查(用药)提示等多项医疗业务协同联动,全区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23万余份,电子医疗记录8064万余份。实现居民健康档案调阅、双向转诊、治疗安全警示、重复检验检查(用药)提示等多项医疗业务协同联动,积极探索辅助医疗中心、远程教育中心、视频会议中心等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夯实基础。浦东教育云正式投入运行,1.4万余名教师成为教育云活跃用户。教育网已成为家长、老师、学校、政府职能部门沟通的重要渠道。教育培训类企业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乐知互联网在线实时互动英语培训门户网站访问量达到数百万次,公共医学虚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在实验前获得更多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降低各大医学高校试验成本。新区图书馆建设的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此外“浦东新区就业服务系统”、“淘公益网”等一批社会事业类应用系统正为传统的社会事业服务模式融入信息化的基因。
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农村管理模式。实施“千村通”工程,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为民综合信息服务终端查询机,“一点通”已实现373个行政村全覆盖,为农民免费提供农业技术、病虫害预警、价格行情、供求信息、村务公开等信息服务。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监管系统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运行情况的实时查询、分析和监管,在新区农委、纪委和大部分镇得到应用。进一步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新区地产农产品追溯系统已覆盖全区100多个农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生产过程管理、质量信息查询、生产管理信息服务。“惠农通”项目探索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
智慧社区(园区)试点工作有序推进。2011年起,浦东新区启动了3批街镇“智慧社区”试点工作,南码头路街道、陆家嘴街道、周浦镇、金桥镇、川沙新镇成为市级智慧社区试点单位,试点街镇积极开展智慧应用建设。浦东新区专门成立了智慧园区建设联盟,为智慧园区建设打造交流合作平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浦东软件园、川沙软件园、临港软件园等一批园区拔地而起,形成以园区为节点的信息传递网络。目前,临港产业区、浦东软件园、康桥工业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等5家园区已入选上海市智慧园区试点。
营造适合自贸区发展的创新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从多方面优化发展环境,开展制度性创新,为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及创新环境。
协同共享的组织领导体系日渐成型。基本形成以区级总体指导为纲,各委办局、街镇园区信息化部门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架构,实现项目决策、资金投入等归口管理,以统筹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建立完善基础数据资源库,初步实现人口、法人、地理信息为代表的基础数据资源各部门的协同共享和政务信息资源协同共享,顶层设计日渐完善。
多样化途径提升信息化宣传推广和服务。通过开展信息化专业人员培训,确保形成IT治理人才队伍和规范标准,为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输送优秀人才。通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向农民推送公共服务、社会发展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提升农民生产技术、管理水准及电子商务意识。同时开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人员奖励政策申报受理、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奖励受理。
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为企业、政府治理提供安全保障。针对浦东新区电子政务应用普及带来的病毒、攻击等安全问题,形成了一套实用、高效、经济的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专项检查工作。
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的投融资体系。通过优化多级政府联动投入机制,浦东新区信息化专项资金在支持浦东新区社会领域信息化专项方面实现了部分扩容。同时社会化资本参与度快速提升,投入比例占据大部分份额,基本实现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的投融资体系,其中电信运营商、高科技企业等正成为投资主体。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