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15年底,杨浦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整整走过五年,圆满完成全部预定目标,杨浦转型发展再谱新篇。
作为老工业区的杨浦,迈入新世纪后动作频频。2003年,杨浦作出建设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杨浦区转型发展找准方向。2010年1月,杨浦被正式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
经过五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预定创建目标全部实现,杨浦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杨浦闯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杨浦区区委书记诸葛宇杰指出:“三区融合让杨浦实现了从工业杨浦到创业、创新杨浦的飞跃。杨浦将进一步激发活力,从三区融合转变为学城融合、产城融合、创城融合。”
2015年,上海拉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幕,杨浦作为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将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积极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区升级版,努力建设万众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框架体系。
学城融合:充分发挥高校溢出效应
杨浦的最大优势是高校资源。2004年,杨浦就提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瓶颈,校区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园区为创新创业和就业提供载体,公共社区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
为此,杨浦提出“三个舍得”: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好的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投入逾3亿元,将大学用地从4.2平方公里增加到7平方公里,新增科教用地4000亩,为创新要素的聚集提供了空间保障。
杨浦牢固树立“服务高校就是服务杨浦、发展高校就是发展杨浦”的理念,将科技园区作为“三区联动”的纽带、产学研结合的载体。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一园多点”的布局,紧紧依托各高校的强势学科,建成以现代设计为核心的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电子信息、新材料为核心的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科技金融服务为核心的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光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新能源、智能电网为核心的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体育休闲健康为核心的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以海洋科技为核心的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20家,面积达183万平方米,承接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溢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
杨浦高校形成了“一圈、一廊、一谷、一园”等深层次合作项目,“一圈”是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版;“一廊”:推进复旦创新走廊建设;“一谷”打造环财大金融谷;“一园”,推进上理工太赫兹产业园。同时,与高校共建了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占全市的54%,园区内80%以上的中小企业具有高校背景,自主创新活力旺盛。不仅如此,为培育全校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才,上海财大今年成立了创业学院。创业创新精神正融入区域内高校中。
在学城融合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企业和成果。上海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在光学工程领域的学科和科研优势,组建起太赫兹技术实验室,最近5年“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等两个方向论文总量和被引用数均位居世界第一,并形成了两个国际先进特色研究方向。借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东风,上海理工大学先行先试,将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实行公司实体化运作,72%股权奖励给科研团队,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产业化热情。目前,太赫兹产品中试基地已经在上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成,目前太赫兹产业园正在规划中,即将落户杨浦,有望将太赫兹上下游产业链的研究院所、企业都汇聚到一起,加快推动技术产业化。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的源泉,众多创业企业都受益于与高校的互动。挚达科技是与特斯拉最早签约的全国充电服务专业提供商之一,与同济大学共同成立了“同济-挚达电动汽车发展模拟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服务包容性设计实验室”。
为了放大高校的溢出效应,推动创新资源共享,杨浦积极推动大学的相关功能机构和平台落地,加快创新资源的溢出和转化。制定并实施杨浦区促进实验室开放和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补贴与奖励办法,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使用公共服务平台的积极性,成为全市首个市、区双向补贴配套的区县。
产城融合:着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多年来,杨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实际上,多年培育创业创新企业,已经让杨浦尝到了甜头。统计显示,杨浦27个创业园区,三年来共孵化创业组织超过1.2万家,年均增长15%。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载体已扶持2876家中小科技型企业,为区级财政贡献10.2亿元。
依托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用市场化思维创新体制机制,用全球的视野配置国际创新资源,支持鼓励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体制,形成跨区域、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创新主体,共同建设知识技术策源高地。一批全国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已布局杨浦,包括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太赫兹、超精密制造等领域,培育引领产业的创业公司和创业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十、百、千”工程(即5年培育上市企业10-20家,市、区小巨人企业100家,每年新增近千家科技企业),培育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6000余家。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