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最新招商引资| 最新招商项目| 找项目投资| 招拍信息| 招商排行榜| 发布会| 稿件发布 移动端
微信
您好! 请登录 马上注册
网站服务热线

网站服务热线

地纬招商网 > 上海站 > 上海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上海加强统筹提升制造业创新转型动能

作者:小编        2017-07-20 07:04:47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16-17日在京召开。会议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深入研讨大力振兴制造业的思路举措,着力提高工业通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海、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甘肃等10省市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就各地振兴制造业的做法作了重点发言。今天我们转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的发言内容摘要。

贯彻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培育创新动能、增强转型动力、淘汰低端产能“三措并举”,促进产业经济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继去年落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7条实施意见,今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50项措施,促进产业发展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上半年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可比增长8.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1-5月工业企业利润率8.7%。

一、聚焦重大工程项目培育产业创新动能

在经济减速换挡的关键阶段,必须聚焦落实国家战略,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以结构优化提高供给质量;必须以创新的基因、文化、制度聚合技术链、资源链,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促进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

一是加快实施产业创新工程。聚焦产业创新这一关系科技创新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今年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工程,上汽、蔚来、博泰等产业链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设置100个场景,开放道路环境覆盖10公里300辆车。同时,按照引领产业发展、弥补转移转化短板要求,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工控安全等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

二是聚焦夯实产业基础能力。落实工业强基工程。为解决产业发展重主机轻零部件、缺核少芯等问题,必须集中突破一批国家亟需、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四基”重点。上海制定《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8个领域,明确人工智能芯片、超导材料等320个发展方向;促进整机与“四基”企业协同,走质量为先、以质取胜的“精工制造”之路。同时,实施“三品”战略提升消费品质量水平。消费品工业是稳增长、强创新的重要支撑,要瞄准进口商品替代,着力发展绿色、时尚、智能中高端消费品,提高创意设计水平,上海将努力打造消费品工业全球要素配置中心和时尚、设计、品牌之都。

三是强化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推进战新项目。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统筹机制,加快建设储备一批引领性强、成长性好、带动性大的产业项目。大力推进中芯国际、华力二期、和辉二期等项目,战新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9.5%。打造平台项目。支持国内外领军企业设立产业创新中心,开展核心技术研发、集成创新应用,联合产业链中小企业进行系统布局。培育“四新”项目。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趋势,加强数据开放共享、产业生态、招商引资等整体策划,依托卫星导航、互联网教育等“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政策。

二、聚焦两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如何找准产业经济与信息化融合对接的切入点,以信息化活力因子激发传统产业发展动力,这是加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必答题。在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推进经验基础上,抓紧落实“中国制造2025”,积极开展相关探索实践。

1、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发展路线。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企业进行智能化、工业化相结合的改进升级,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制造企业推动智能应用主客观条件还不完备,市场供需匹配度不够,企业智能化改造意愿不高、能力不强,而德国大企业、行业协会等有力实施工业4.0。为此,应加强对制造业互联网融合的统筹协同,关键是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主线,聚焦打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共性薄弱环节,统筹好基础层物理设备、网络层技术处理及应用层智慧协同之间关系;基于各行业、企业“两融”基础,制定实施针对性“两融”发展路线图,按行业和时间轴“纵横”协同推进。上海将加快推动国企智能化改造,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2、聚焦智能制造加快应用推广。突破系统解决方案供给不足问题。借助实施智能制造“十百千”工程(培育10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100家智能工厂、带动1000家企业智能化转型),支持供应商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项目融资、工程建设等一揽子服务,与用户企业分享智能改造效益。破解核心装备受制于人局面。加强自主化关键技术研发供给,并推行智能制造融资租赁、生产能力共享应用机制;支持建设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等生产能力共享平台,以租赁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应用。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推动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促进共性技术产品及标准协同研发,优化测试验证、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能力。

3、优化配套支撑完善生态环境。参照德国推进工业4.0的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设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工业软件/工控安全、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创新中心。制定各产业领域信息化改造升级指南,聚焦提高产品、装备、生产、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针对性的应用“工具箱”;基于企业现有“两融”水平第三方测评,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提供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信息化最优路径;面向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指导培训,加强实用案例展示。

三、聚焦政策协同联动促进资源优化统筹

为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瓶颈、解开制造业稳增长强动能的函数题,必须加强各类要素资源统筹组织,防止资源资金资产脱实转虚、防止产业结构形态虚高;注重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和创新政策落到实处。

1、加强产业统筹提升发展新动能。引导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注重政策系统集成引领。上海落实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50项措施,既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已有政策,也从金融、土地、人才等各方面提出创新政策;主动服务各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各类招商资源的信息共享。注重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制定“三首”专项政策,完善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突破及保险机制,优化首版次软件产品、首批次新材料市场应用支持等政策。

2、加强区域统筹提升集聚辐射力。市级层面加强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统筹,区级层面加强项目准入统筹。打造先进制造业承载区。如临港地区推进12英寸大硅片、商用航空发动机等项目,布局工业4.0研究院、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平台,培育产业经济增长极。以结构调整为新动能腾空间。“十二五”以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6200项,腾出土地12万亩;坚持调转结合、边拔边种,启动实施金山二工区等重点区域调整专项;建设资源要素盘活信息平台,促进闲置资源流动交易,加快新兴产业导入。

3、加强服务统筹提升企业获得感。切实为企业减负增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建设全市企业服务平台。统筹现有各渠道企业服务资源,与12345热线、区网格化等平台对接,形成联动服务机制;推进嘉定企业服务试点,制定企业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和服务分类标准。着力降本减负。优化产业项目审批流程,审批期限压缩1/3,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产业用地租让结合、弹性出让年限制,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降低企业用地、用工、用能、物流等成本,近两年综合减负900亿。

本文如非注明原创的即来源于网络。来源于网络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处理。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感谢您的理解!


地纬招商网-中国招商投资门户网站-中国专业的招商引资与项目投资代理服务商。以千万海内外投资人资源,为中国企业、外资企业、创业者与政府、园区、创业孵化器、创业加盟项目等搭建平台对接项目。利用有效的线上推广工具: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微信公众号(招商与投资:zhaoshangyutouzi)和线下招商团队进行线上营销推广、线下项目推介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并承诺代理招商无效果不收费。

最值得投资项目推荐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