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数据重塑金融新思维”为主题的2016中国金融科技创新论坛于5月14日在浦东举行,该论坛聚焦“大数据+金融”,从学术、政策、商业实践等多个维度纵论金融科技的现状、演变以及监管。据悉,此次论坛由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财新传媒和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
“金融+大数据”产生了1+1大于2的效应,这种效应扭转了全球金融业的经营思路与发展路径,而这一用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被认为是“金融科技(Fintech)”。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表示,金融科技目前正处于3.0版阶段,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与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的提供服务和模式造成重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创新范围较广,既可以包括是前端的产业,也可以是后台的技术。
“从业务领域来看,目前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大的金融科技领域主要包括支付清算;直接和间接融资,包括P2P、众筹等;基础设施,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电子身份认证、智慧合同等;投资管理,包括机器人的投资顾问、电子自动交易等。”廖岷指出。
其中,大数据方面,基于海量大数据搭建的信用评价模型已被成功应用。据信用服务提供商——金电联行董事长兼总裁范晓忻介绍,在其一站式征信平台上,任意输入企业名称即可立即获取企业的工商、司法、资质、准入、合规等上百种相关信息,且能查找关联交易企业等。不仅如此,金电联行通过对企业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还可将企业按照信用状况分层分级,同时出具信用报告。
“利用大数据算法模型,对企业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史的生产数据和交易属性进行计算,得到成千上百种数据,能够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给予预测和判断,让企业不可查询的信用变为可计算、可度量。”范晓忻表示,“银行就可以根据大数据的计算结果,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据悉,金电联行开发的信用模型已与数十家金融机构合作,合计为中小企业信用授信总规模超过260亿元。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上海正在为推动各项金融改革发展创新,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而努力,“秉持大数据技术的核心驱动力量,引领金融改革创新,助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上海服务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
“为进一步巩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政府、监管部门、专业机构等有关市场主体要同心协力,发挥出大数据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服务创新领域应有的作用。”郑杨表示。
那么,大数据时代如何权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事实上,金融科技大多数业务领域的发展规模,我们都没有准确的数据,这是当前全球金融监管者进行评估当中碰到的最大难题。”廖岷在谈及金融科技监管时表示。
目前,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监管主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各国的监管措施各异,但总体原则趋同。比如对P2P,美国是行为监管,欧盟和英国是审慎监管,我国则将P2P纳入银行监管体系,各国具体监管形式不太一样,但普遍遵循了一些原则,主要是防止监管套利。
在第二个阶段中,国际协作正式启动,金融稳定成为重要考量。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要求各国监管当局,一方面要积极地监测国内金融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与国际组织和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在业务的监测、风险分析和业务应对方面开展一些合作。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