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开发建设的国家高新区,上海紫竹高新区在15年的发展道路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创新发展之路。
而近年来围绕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业创新机遇,紫竹高新区更是迎来了自身发展的一次新机遇。围绕创新的发展需求,不断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东方硅谷”。
体制机制让其“活”
在所有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紫竹是一家由政府、企业、高校联合投资,并由民营企业为投资开发主体,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1年,上海市、闵行区两级政府决定建立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提升上海开发区创新能级。园区规划建设由民营企业紫江集团承担,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科学园区发展模式,弥补上海高科技园区创新要素不全、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
紫江集团创始于1981年,是一家以实业投资为主的民营投资控股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紫江集团从一个业务单一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上海最具实力和规模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之一,业务遍布全国各地。经过二十多年市场经济的历练,紫江集团在投资理念、产业布局、团队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储备、企业文化等方面,具备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了雄厚的实力,为紫竹高新区的创业打下了扎实基础。
高新区在股权结构上进行大胆创新,采纳开放式多元化股权结构和市场为主体的运营机制,集成了政府、教育、科研、资本、产业等优势。高新区注册资本20亿元,其中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50.25%;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20%;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4.75%;上海交大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2.5%;上海市闵行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10%;上海吴泾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10%;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股权比例为2.5%。搭建由三级政府、民营企业和大学共建的全新组织架构,形成在政府主导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紫竹高新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各股东单位派员组成董事会,在董事会领导下,高新区管理层具体负责公司日常运行和管理。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高新区开发主体,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运用民营企业特有的经营模式,高效有序地进行总体规划、土地征用、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营运行等工作。
这种全新的民营企业、高等院校、市区镇政府“三结合”运营模式,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尊重市场化发展规律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总体运营效率;也从体制上确保了高新区发展从决策到落实、从规划到建设过程中的强大执行力,体现出科学性、灵活性和一贯性,取得了高质高效的成果。
同时,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完全按照市场化需要设置,以人为本,用人唯才,创新激励等机制,发挥员工积极性和才能。在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下实现了一种新突破,也是我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有益探索。
在搞活体制,形成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的文化特征的同时,高新区也没有放松党建工作,2010年,在成立紫竹商会基础上,全面建立了高新区党工团组织,实现了党建“应建尽建”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全面履行工会职能,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产业多元性文化与企业个性文化紧密结合。
创新模式造其“新”
紫竹高新区在发展模式上,改变以往传统招商引资为主的模式,注重培育新兴产业,鼓励人才创新创业,逐步实现从“招大”向“扶小”转变,为本土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和创新资源,打造国内龙头企业的集聚地。
园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电子信息、网络视听、民用航空等产业吸引和集聚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功能性平台。在建设之初,紫竹高新区吸引了英特尔、微软、可口可乐等一批世界500强公司到高新区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全球高端研发集聚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新区改变了以往“招商”为主的发展策略,转向了“培育”本土高科技企业为主。
园区充分利用现有产业集聚优势及两所高校的人才资源,一方面积极培育更多具有年轻活力的大学毕业生到高新区创新创业;另一方面扶植以民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科创企业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开放企业的研发、技术和市场资源,孵化培育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
紫竹高新区不仅关注园区基础设施等“硬条件”的建设,同时围绕企业在创新方面的需求,把重心放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上。从产业创新、创新孵化、投资融资、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加强有利于企业创新、人才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和人才在创新和创业方面构造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让人才和企业专注创新、安心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