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表示,近年来,张江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为制度创新动力,取得了量子通讯卫星和C919大飞机上天、5G中国“芯”的诞生等在全国引领科技创新之先的重大成果。
张江高科:25年发展已然形成世界级科学家集群
在引领产业创新方面,张江以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集成电路保税产业链为基础,推动医药项目和企业从过去的分散发展,变成以产业链为主导的集群式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类脑科学、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三优三新”的优势创新集群。
在引领制度开放创新方面,张江在上海率先形成了科研创新“国家队”、跨国研发“国际队”、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本土队”等协同创新、完善成果转化的开放创新链,而张江高科引全国之先探索的“房东+股东”新型开发模式,使张江保持着创新驱动新举措发源地的优势地位。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葛培健表示,自1992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张江为独立建制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至今,25年来张江迈过了四个重要的“门槛”。
1999年,上海全市聚焦面积25平方公里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小张江”,明确提出张江要从“引进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以成为中国“硅谷”、“药谷”为方向创新创业。2011年11月,上海正式创建张江高新区,即今天的“大张江”,张江正式转向“自主创新”的新航道。2014年12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张江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创新功能最强、面积最大的片区,也标志着上海张江正式成为实行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战略的主战场。
“从过去阡陌农村到如今引领全国创新之先的科学城,张江25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高新区从1.0版向4.0版不断进步的缩影。”葛培健说。
随着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张江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标杆之一,再次来到了转型的关口。不以政策优势为“卖点”,商务成本也不具备优势的张江,为何能持续保持优势?陈炜表示,“引领创新”,保持先发优势是关键。 “孕育颠覆性的创新成果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张江的发展目标就是聚焦高端创新,自始至终遵循一个标准,就是‘国际前沿、国内顶尖’。”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杨亚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处处长高骞等与会专家在研讨会上均表示,下一步张江科学城以及上海在吸引科创人才、营造科研和营商环境上还有待突破三方面制约,第一是如何为全球顶尖人才来沪创新创业争取个性化特殊政策和市民待遇,第二是突破跨境、跨界或跨部门的机制障碍,第三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上海创新创业生态和城市环境。
研讨会上同时发布了《张江模式》一书。该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囊括了张江25年来4次重大创新转型以及承担起国家战略的经验总结,被视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一份重要的决策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