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9月,央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3%,工业央企的增收额对中央企业整体收入增量的贡献达75.3%。央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增利额占中央企业利润增量比重为64%。
工业央企转型升级 去产能等举措落地
国企人士向记者表示,重视科研创新、转型升级是工业央企效益增长的重要原因。“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正在加快。”沈莹在谈及央企前三季度表现时说,今年以来,央企“进的动能”更加有力,重点就体现在工业企业、建筑企业这两个比较传统的产业。她表示,传统产业这几年通过更新改造,引用新技术,改进工艺,创新商业模式,使得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有很大提高。
为培育壮大新动能,央企一方面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则加大创新力度,激活传统产业存量,打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据了解,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研发经费累计投入1.7万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高端制造、科研、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收入增长24.1%,高于中央企业平均水平。沈莹表示,央企更新改造方面力度比较大,例如石油石化、建筑、钢铁等传统产业就通过技术工艺创新提高附加值、打造高品质、焕发新活力。
有专家认为,工业央企前三季度的抢眼业绩是多方面改革举措的成果,其中去产能、降成本工作的推进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根据国资委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央企钢铁去产能595万吨目标已提前完成,煤炭已完成去产能2388万吨,累计重组煤炭产能达1亿吨。同时,“压减”工作成效明显,央企目前已累计减少法人单位6395户,减少比例达12.3%。此外,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总体也已过半,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对重点困难企业集团改革脱困,同比减亏增利达到122.3亿元。此外,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成本费用的增幅始终低于收入的增幅,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的增速持续放缓,低于收入增速8.2个百分点。“这大大拓展了企业盈利空间。”沈莹说。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上海招商动态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