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退坡”
吸引社会资金
在财政投入模式上,《实施意见》规定,对功能型平台财政资助的资金由市、区两级共同安排;同时试点“机构式资助”方式,进一步扩大经费自主使用权,探索财政资金投入“退坡”机制。
上海“功能型平台”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不同于传统的科研立项资助,“机构式资助”是将财政资金直接拨给机构,让功能型平台管理层拥有较大的经费使用权,消除过去“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一尴尬,提高设备购买和技术研发的效率。关于财政资金投入“退坡”机制,功能型平台是非营利机构,但提供收费服务,具有“自我造血”功能。运营初期,平台“造血”能力不强,需要财政全力支持;平台逐渐成熟后,财政资金占其收入的比重就可以不断下降,并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实现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
在绩效考核机制上,《实施意见》规定,以合同形式约定平台建设目标、内容、财政资金投入和评估考核指标。委托专业机构对平台建设运行成效进行考核评估,重点关注共性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等内容,考评结果与财政拨款直接挂钩,并决定后续支持。
目前,上海市已先期启动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功能型平台、集成电路产业功能型平台等6个功能型平台,并将尽快推进后续平台的遴选建设工作,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创新创业服务等领域,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载体。
何谓“功能型平台”
功能型平台是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不同于企业,功能型平台的组织形式通常是非营利机构,体现公共科研属性,主要负责研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不同于科研院所,功能型平台虽然得到财政资助,但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企业化管理模式,并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首个功能型平台 成为国际“高手”
功能型平台是连接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桥梁。比利时的IMEC(大学校际微电子研究中心),利用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先进研发平台和高水平研究队伍,吸引了英特尔、索尼、华为等知名企业与其合作。
2014年初,上海市科委选择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进行试点,对标IMEC等国际一流机构,着力在体制机制改革、产业技术服务、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加快推进。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致力于打造“超越摩尔”产业创新生态。
如今,作为上海市第一个功能型平台,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已在超越摩尔、传感器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研发出6轴传感器等若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孵化出一批创新型企业,并主办了国际物联网会议和展会。该院还与IMEC等国际一流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想和国际高手一起‘玩’,自己必须先成为高手,所以这种合作体现了微工院的实力。”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说。
市场化体制
招揽一流人才
基于微工院的试点探索,上海市科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推进功能型平台立项和建设工作,研究先进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起草形成《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实施意见》明确了功能型平台的基本功能——立足行业需求,着力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协同,支撑产业链创新、支撑重大产品研发转化和支撑创新创业;明确了平台的核心能力——针对所在行业领域技术创新主要过程和重点环节,有能力制定研发与转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产品开发或验证能力,具有较强的行业地位、影响力和号召力;还明确了主要布局方向——聚焦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创新能力提升,重点建设若干研发类功能型平台;面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服务需求,重点打造若干非研发类功能型平台。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意见》对功能型平台的管理和运行作了4项规定: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在坚持非营利性机构定位的同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机制;二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探索实施社会化招聘、企业化管理的用人机制,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团队,引导高校院所和平台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三是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在促进创新协同、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加快创新价值方面发挥基础平台作用;四是打造创新合作网络,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上海热点新闻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