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寒武纪拥有终端和云端两条产品线。2016年,寒武纪推出了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1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已经大规模应用于华为手机等智能终端中。云端芯片主要是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云计算场景中,此次发布的MLU100云端芯片,可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云端智能任务,比此前的终端芯片功能更强、研制难度更大。
寒武纪发布国内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
陈天石表示,寒武纪创立的初衷就是要让全世界都能用上智能处理器。寒武纪将秉承学术界开放、协作的精神,以处理器IP授权的形式与全世界同行共享寒武纪最新的技术成果,使全球客户能够快速设计和生产具备人工智能处理能力的芯片产品。
寒武纪于2016年4月在临港落地,创始团队来自学术界,陈天石就是中科院计算所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目前这家公司的芯片研发人员已达百人规模,在临港和张江分别设有办公室,并依托上海脑智工程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开展前瞻学术研究。寒武纪还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去年,这家公司完成A轮融资,成为全球智能芯片领域首个独角兽初创公司。
当前,临港面向2035年的发展定位已经明确。围绕上海科创中心的主体承载区和国际智造城的目标,临港正在着力打造“2+3+4”产业体系。“MLU100云端智能芯片是寒武纪历时近2年研发的成果,是上海智慧的结晶。未来寒武纪将继续依托上海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集聚、产业集聚的优势,力争为世界智能产业打造先进的基础芯片技术和产品。”陈天石说。
设想一下未来利用图片进行大规模搜索的场景,云端的人工智能芯片可以为这类应用提供更精准、更快速的大数据处理能力。中科院旗下的寒武纪科技公司成功研制了cambriconMLU100云端智能芯片,平衡模式下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达每秒128万亿次定点运算,高性能模式下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更可达每秒166.4万亿次定点运算,而典型板级功耗仅为80瓦,峰值功耗不超过110瓦。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说,寒武纪成立短短2年时间以来,迅速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中科院计算所、寒武纪团队已经引领了上百家国内外机构共同发展智能芯片,在世界芯片和智能生态链上生根发芽。
寒武纪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天石介绍,MLU100云端芯片可支持各类深度学习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充分满足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经典数据挖掘等领域复杂场景下的云端智能处理需求。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上海热点新闻版块